Biotech一哥,扔出王炸
11月17日,康方生物官微宣布自主研发的协同靶向Aβ和血脑屏障(BBB)高表达受体的双抗AK152获得CDE批准,开展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(AD)的临床试验,同时AK152是国内首个治疗AD进入临床阶段的双抗药物。
11月17日,康方生物官微宣布自主研发的协同靶向Aβ和血脑屏障(BBB)高表达受体的双抗AK152获得CDE批准,开展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(AD)的临床试验,同时AK152是国内首个治疗AD进入临床阶段的双抗药物。
近日,《Fierce Biotech》发布了一份年度特殊报告,记录了今年以来全球生物科技领域的“阵亡名单”——截至11月1日,2025年共有16家生物科技企业正式关停,另有3家濒临破产,挣扎在生死边缘。而就在该报告发布一周后,Arena BioWorks也正式
明星 生物制药 biotech fiercebiotech 2025-11-16 10:31 1
近日,有业内传闻称,某上海创新药公司解散团队,成立清算小组,承担法律范畴内最小赔偿额。经多方确认,该企业指向的是曾经靠着大额BD“出圈”的同润生物。
2025年10月28日晚间,艾力斯发布三季报。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7.33亿元,同比增长47.35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.16亿元,同比增长52.01%;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3.59亿元,同比增长42.03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.65亿元
两周前,美参议院投票决定将《生物安全法案》(Biosecure Act)修正案纳入《国防授权法案》(NDAA)。尽管与此前版本相比,该修正案更为温和,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因此获得喘息和发展的空间,但中国创新药行业依然处在美方政策持续“低空盘旋”之下。
中国创新药产业正站在历史性转折点。“过去我们对一类新药创新药总觉得是可望不可及,现在回头一看我们已经站在山峰的另一侧。”在昨日举行的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曹雪涛如此表示。
无数生物医药公司实验室中,仍在孕育新的有颠覆性疗效、能带领中国走向世界的创新分子。然而,这股澎湃的创新浪潮,急需一座新的“桥梁”实现从源头到全球市场的价值转化。否则,BD浪潮背后“卖青苗”、“被赚差价”的痛点仍将长期存在。
2025 年 4 月,合源生物的 CAR-T 疗法纳基奥仑赛接连斩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(AIHA)和难治性狼疮肾炎(LN)两项临床试验许可,成为全球首个在自免领域布局多适应症的细胞治疗产品。这一突破性进展背后,是中国 Biotech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(以下简
9月29日,Moonlake ImmunoTherapeutics公司公布了其IL-17纳米抗体Sonelokimab治疗化脓性汗腺炎(HS)的两项3期临床数据。消息发布后,Moonlake股价暴跌90%,市值仅剩下4亿美元。
药融圈监测显示:此前在今年5月22日ASCO时,来自荷兰的双抗先驱Merus公布双特异抗体MCLA-158联合PD-1 K药的最新二期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(HNSCC)的临床数据,当天Merus股价大涨超过30%。3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。
海德堡制药(Heidelberg Pharma)近日宣布计划裁员75%。这一重大决策的导火索,源于美国FDA对泰利克斯制药(Telix Pharmaceuticals)一款影像剂的驳回。
biotech 海 biotech裁员 heidelberg 2025-09-25 22:56 4
在肿瘤治疗的百年探索史中,很少有一个概念能像“Magic bullets(魔法子弹)”一样承载如此多的想象。1913年,德国科学家保罗·埃尔利希提出,要找到一种能够精准打击病灶、不伤害正常细胞的理想药物。一个世纪之后,这一设想在抗体偶联药物(ADC)上逐渐变为
在抗体偶联药物(ADC)热度持续攀升的当下,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链迎来新一轮重塑。由于ADC研发横跨大分子与小分子两大领域,涵盖复杂的偶联、连接子设计及工艺开发,其研发壁垒远高于传统生物制剂,产业链外包率已超过70%,由此催生出CRDMO快速扩张的蓝海市场。据弗若
临港产业园,一个据说“距离上海市中心比苏州到上海还远”的地方,在规划中是上海生物药产业的重要承载区。不过这片热土想承载的上海张江药谷也快扛不住了。一位上海医药产业园的相关人员告诉健识局:“疫情之前张江这边的园区不少都是满租的,现在大部分园区的空置率在20%左右
作为初代Biotech的标杆,它踩中了中国创新药发展的早期节点,却难逃“起大早,赶晚集”的尴尬——好机会似乎总擦身而过,先行者最忌惮的“高开低走”,正成为它身上挥之不去的标签。
曾致力于将细胞疗法打造成实体瘤“杀手”的生物技术公司Affini-T Therapeutics,近期深陷生存危机。随着首席执行官疑似离职,核心管理层近乎“全军覆没”,叠加资金链断裂、市场估值归零等多重打击,这家曾被寄予厚望的企业,正朝着关停的方向加速滑落,其未
由濠麦科技与研发客共同撰写的深度研究报告共对17家跨国公司的重磅产品市场与专利悬崖、临床管线、交易以及近5年的专利进行分析与评估,预判各家公司的产品引进需求、预见潜在的重磅产品以及早期的潜力靶点。本研究共17个分报告,1个总汇总报告,约76万字,期待为创新药行
被头部Pharma与头部Biotech“夹击”尾部Biotech,既“等不到风来”,也“迎不住风去”,研发竞速、临床进展与融资预期本就三线拉扯,又遇上正在打“价格战”的CRO,更是难上加难。